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
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
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
(以下簡稱《規劃綱要》)
日前正式印發
闡明了江蘇“十四五”時期
發展思路 主要目標
重點任務 政策取向
眾多鹽城元素
寫入江蘇“十四五”新藍圖
全面增強體制機制活力
江蘇“十四五”期間安排了一系列重大開放合作平臺建設工程,在省內國際合作園區引領支撐工程中,提到要加快中韓(鹽城)產業園提升合作層次。
中韓(鹽城)產業園是我市第一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園區,在我市對外開放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?!笆奈濉逼陂g,全市將以中韓(鹽城)產業園建設為抓手,深化對韓合作,以開放沿海、接軌上海為路徑,深化長三角合作,著力構建全方位、多層次、多元化的開放格局。
協同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
促進省際毗鄰地區深度融合,支持鹽城大豐區建設長三角飛地經濟示范區。
隨著鹽通高鐵正式通車,被視為“北上?!钡拇筘S全面融入上?!?小時經濟圈”。大豐將把全域作為發展“飛地經濟”的主陣地,加快與上海產業同鏈、創新同步、設施同網、服務同等、制度同型,以接軌上海為突破,強化與長三角城市的跨地區合作,推動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,打造長三角“飛地經濟”發展的大豐樣板。
積極構建江海河湖聯動發展格局
發揮江海河湖經濟地理獨特優勢,加強空間協同,突出功能互補,構筑區域協調均衡發展的空間動力機制、治理機制和效率機制,支持鹽城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,推動“綠心地帶”高質量發展。
綠色生態是鹽城最大的財富和特色。自鹽城黃海濕地獲準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后,鹽城不斷擦亮“世遺”金字招牌,圍繞打造綠色生態廊道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、推進產業轉型升級、推動城鄉統籌發展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、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等六大方面,加快鹽城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城市建設。
加快打造沿海高質量發展增長極
建設濱海風貌城鎮帶,進一步壯大鹽城綜合實力,支持打造現代海洋城市。
建設濱海特色城鎮,對于打造我省沿海經濟新的增長極,推進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。全市將搶抓新一輪沿海高質量發展機遇,建設綠色產業集聚帶、濱海特色城鎮帶和美麗生態風光帶。
優化樞紐城市布局
立足城市區位特征、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,以多種基礎設施協同融合為重點,構建高效集成、聯動支撐、功能各異的多層次樞紐城市群空間布局,支持鹽城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。
“十四五”期間,鹽城市交通運輸業以“主攻高速、提升鐵路、強化港口、著力鄉村,構建高質量交通運輸服務體系,打造東部沿海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”為發展思路,重點推進高速鐵路建設,完善加密公路網絡,大力發展河海聯運,構建更高水平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基礎設施支撐。
優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
軌道交通:規劃研究沿海高鐵鹽城至贛榆段鐵路。民用機場:開工建設鹽城南洋機場改擴建。港口航道:建成鹽城港響水港區灌河口5萬噸級航道整治工程,開工建設鹽城港濱海港區20萬噸級航道工程。公路建設:開工建設南京至鹽城高速公路。
協調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
電力和新能源類:鹽城海上風電場煤炭中轉儲運類:鹽城港濱海港區煤炭儲配項目
推進產業綠色化發展
依托鹽城環??萍汲禽d體,積極發展節能環保服務。
鹽城環??萍汲潜蛔u為“中國煙氣治理之都”,園區集聚了22家中外高端研發機構以及30多家國字頭央企和上市公司,1200多家環保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了環保產業集群。
請輸入驗證碼